English

热土赤子

1999-10-11 来源:光明日报 张群 陈越波 我有话说

编者按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宝安分局从1996年开始,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宝安区733平方公里的初始地籍调查,“摸清了家底”;开发了一个适用于宝安规划国土管理工作需要的“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与此同时,由其组织和直接参与写成的《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出版,完成了地籍管理由实践经验到理论高度的升华。这三大内容,构筑了现代化多用途地籍管理体系,改变了以往地籍管理的模式和理念,走出了一条政府以高科技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成功之路。他们的追求和奋斗精神值得肯定和赞扬。

1999年9月4日晚7点,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宝安分局会议室,由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主持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本次鉴定会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德仁教授,宣读了专家的一致意见:“宝安区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在同类成果中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多平台技术集成和时态数据管理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顿时,掌声、祝贺、赞誉充溢整个会场——宝安规划国土分局以其特有的方式,演绎了规划国土管理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抒发了他们对这片热情的土地的深切关爱。

在大地上探索最便捷的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农业文明的总结。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得宝安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7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20年间,建成了上万家多种类型的企业,人口已达120多万,每年引进外资30亿元人民币,地方经济持续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

1993年以前的宝安区,实行的是规划与地政、房屋与土地分管的体制。由于当时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管理体制建设和法制建设跟不上,导致土地权属关系、房屋所有权关系交叉重叠,规划与土地利用现状脱节、与土地权属关系脱节,平增了许多矛盾和纠纷。而且多个部门的管理造成档案资料的分散和流失,很多资料无从查找。

1993年后宝安区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新建、改(扩)建、改变用地功能的项目层出不穷,使得建设活动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向多元化、快节奏发展。

政府力求通过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管理好土地,把握住城市建设的脉搏,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快速发展的原因,土地基础资料不全、数据不准、家底不清就成了政府提高办事效率的“拦路虎”。而搬掉这个“拦路虎”就要动用几百人的队伍,耗费几年的时间,而驯服这个“拦路虎”非用高科技手段不可。

于是,开展初始地籍调查、摸清家底,进而建立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采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进行土地管理,探索土地管理最便捷之路,在宝安规划国土分局领导层形成共识。

洒下汗水,耕耘热土

地籍调查工程量大、难度高、专业性强,日新月异的用地现状,又要求调查采集来的数据要保持鲜活,防止“老化”。于是,一个“多、快、好、省”地去采集数据的策略出台了。为了达到多——数量尽可能多;快——时间尽量短;好——数据精确;省——节约开支的目的,地籍调查的参与者们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

他们没有雇请庞大的专业队伍,而是依靠分局自身的力量和利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20名在校生假期实习的机会,在7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摆开了地籍调查的决战。

在整个地籍调查过程中,宝安规划国土分局杜海平局长和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李兴林副局长身先士卒,常常在休息时间行色匆匆奔走在各镇之间,在野外调查测量的现场了解进度,传授方法,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疑难问题,为全体人员作出了表率。

在地籍调查200多个日子里,所有工作人员风雨兼程,加班加点,有的甚至抱病工作。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是地籍调查时间的大大缩短。这项按正常运作需耗时两年以上的工程,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次初始地籍调查工作,出动420人,投入30台测绘仪器、70台计算机、4台工作站和绘图仪器及大量其他相关设备。调查宗地数2万余宗,实测界址点3万多个,房屋查丈1.5万栋。

宝安分局局长杜海平不会忘记这样一件事:上任第一天,办公桌上摆着一份提案,反映办文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鉴于此,分局领导认识到,摸清家底是地籍调查的初始目的,而长期保持这些资料的现实性和准确性,并及时提供给管理部门使用进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决策水平并为社会服务,才是地籍管理的最终目的。于是,宝安分局上下一心,坚定不移地朝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与土地合一、房地合一、以宗地信息为载体的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的构想和目标推进。

1997年中开始地籍信息系统的策划;1997年8月开始地籍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1998年2月拿出可行性研究报告;1998年5月向社会公开征集实施方案;1999年1月,完成了总代码行数达60000余行的编程工作及使用说明书和各类手册的编写工作;1999年3月完成了宝安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这个系统是一个“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初始地籍数据的基础上,以宗地为信息载体,以宗地号为标识符,以土地及其附着物等空间信息为内容,以宗地产生和变更为主线,以多用途为目标、面向办公自动化时态性地籍信息系统”;1999年3月,该系统在西乡、石岩两个国土所试运行,4月在分局全面开始运行。

系统投入运行以来,随着日常地籍数据不断积淀,形成了以初始地籍调查数据为基础的地籍数据库,为该局城市规划、用地方案制作、规划决策提供了翔实的基础统计资料,大大提高了该局办文效率。如:传统的宗地更新中,仅宗地号和界址点号产生,通常经过几个部门,需要3至4天,日常地籍更新子系统使用后,每宗地的更新仅需10至15分钟,精度高,并同时更新宗地档案信息;传统的宗地方案制作复杂、繁琐,制作一个方案图需要半天到一天时间,而在地籍方案制作系统,从打印工作草图,到同步输出宗地图层或地籍图层直接为其他办公系统共享,一个方案只需十几分钟。

有播种就会有收获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科技、信息这三大法宝是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经济可持续发展化、经济决策知识化、新的价值取向成为知识经济的灵魂。

令人兴奋的是宝安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无论是从开发者的意图和成果,都与新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不谋而合。正如9月4日专家鉴定委员会的评价:《宝安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设计思想新颖,技术路线正确,是现代地籍理论与深圳土地管理模式相结合的高技术成果,对宝安土地管理的工作现代化和办公无纸化,具有现实意义。其开发方法和组织模式,为同类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借鉴作用。

专家的评议涵概了该系统六个方面的特征:多用途、多技术集成、全覆盖、实用性、系统数据时态性以及可扩展性和网络化应用前景。

该项工作的开展和成功,使宝安规划国土分局在业务工作和自身建设方面的收获也颇丰。

果实之一:搬掉了资料不全、数据不准、家底不清的“拦路虎”,同时将一百多万条日夜变化着的数据纳入了地籍信息系统的管理并适时更新,驯服了这只“斑斓猛虎”。另外,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的巨大数据量和友好的界面已成为宝安分局无纸化办公的背景数据平台,将为提高无纸化办公的水平、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发挥巨大的作用。

果实之二:找到了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的数据特性、数据关系和数据管理方法,实现了用高科技手段行政的目标,该系统二次开发后,可以为社会其他领域提供服务。

果实之三:培养了一批既有地籍学理论又具备实践管理经验的地籍管理人才。

没有尽头的攀登科技高峰之路

无疑,宝安规划国土分局在地籍管理方面取得了飞跃性进步。但他们并没有满足现状,他们对土地的关注,已不仅仅停留在朴素的感情阶段,而是将眼光投向更深、更广的天地,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将工作中对现代地籍的一些新的认识、新的理解,结合现有的地籍知识和最新的地籍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完成了由实践经验到理论阶段的升华。

不夜的灯火见证了规划国土管理者彻夜伏案笔耕的身影。通过长达一年多的苦耕,完成了长达42万字的《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它对现代地籍、宗地及房地产等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丰富了地籍理论;对地籍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了扩展;充分体现地籍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地籍信息量,以适合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籍信息的需求;所构成的地籍工作体系和模式试图为地籍学的形成探索一条途径,以便使地籍学真正成为土地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刘佳胜局长称这是“集体创作,再一次印证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出真知的道理,也体现了中青年知识分子的难能可贵的进取精神。”

正是这种进取精神,使宝安规划国土分局能抛开名利,甘于奉献,花费三年时间,不畏辛劳地默默从事着一份“泽被子孙”的长久事业,去探寻一条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出版之后,一位建筑学的博士从该书所“隐含的文化意义”,作了这样的诠释:

在深圳这个即将要实现国际化、现代化的地方,有一种“祖传土地”仍然有抗拒和干扰着国际化、现代化的脚步,似乎可以置身法外,肆无忌惮地建私房、厂房、商店甚至阴宅,其导致的恶果,有目共睹。现代地籍中有土地的继承与转让,而没有“祖传”,一切均以数字和法律说话,这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

追求的目标没有尽头。目前,宝安规划国土分局又开始致力于多用途地籍信息系统的多用户并行处理和并发控制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工作,他们又开始向新的目标冲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